案由:(20140150)关于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的建议

  2013年,东莞发生了多起“因父母外出办事,将小孩独自留在家中而引致坠楼”的悲剧。10月,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儿童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儿童伤害的预防。

  统计数据显示,儿童意外伤害已经成为我国儿童最主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意外伤害就是在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因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害,其中城市儿童意外伤害排前三位依次是跌落、动物咬伤、交通事故。中国疾控中心与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发布的《儿童伤害预防倡导》显示,家中发生的伤害占儿童伤害的44.5%,是导致儿童伤害的主要场所。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家长(监护人)忙着工作而疏于对儿童的照顾、公路和河溏管理不到位,健康教育不普及、抢救系统不健全、居室布局或物品放置使用、管理不合理。儿童意外伤害多发生于家长、教师和其他监护人麻痹大意的情况下,不少家长或老师缺乏防止儿童意外伤害意识,根本想不到孩子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儿童意外伤害问题涉及卫生、教育、公共安全、社区服务等众多领域,对儿童伤害问题的干预也应该是系统性的社会干预。我市在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1)多部门合作机制尚未建立。预防儿童伤害需要由政府统筹整合,妇儿工委办公室协调组织,多机构合作,共同推行的工作机制。这样的机制,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市尚未建立合作干预机制。(2)社区、教育机构监测系统及上报机制尚未建立。(3)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儿童伤害的干预是一个较新领域,我市尚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因此,不能满足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工作的需要。(4)社会资源有待整合。预防儿童伤害是社会系统工程,还需要包括媒体、网络、企业、志愿者的广泛参与,还需要整合舆论环境营造、资金的支持、公众的参与等更多的力量。(5)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宣教工作较弱。构建全社会儿童安全网需要全体市民包括外来人口的广泛认知,特别是农村地区、外来人口聚集区和新生儿家长的认知。这就需要政府基层组织如社区、家居委会、妇幼保健机构的宣教。此外媒体的宣传也十分重要。

  办    法:

  一、政府应加大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宣教力度

  不少家长或教师,甚至部分预防保健人员缺乏防止儿童意外伤害意识。相关部门应广泛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探索建立安全社区、安全校园、安全家庭的模式。通过安全教育,在儿童、家长、老师和全社会中树立伤害并非意外,而是可以预防的观念。开展伤害危险因素认识、安全行为知识、安全防护知识教育,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类型的伤害,将预防意外伤害以及伤害急救措施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建立多部门合作干预机制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市妇儿工委、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等各相关部门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且有工作考核制度。相关部门应定期通报本市儿童伤害发生情况,随时调整预防策略。

  三、建立以社区、教育机构为主体的监测网络

  完善的监测网络是预防儿童伤害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加大投入,在社区、教育机构中设立监测网络,定期作出汇总和分析,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四、设立儿童意外伤害信息上报制及通报制

  社区、教育机构应将监测到的儿童伤害情况像传染病监测报告一样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市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应向全社会通报,以引起公众的警惕,达到预防的目的。

  五、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

  积极培养和引进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工作的专业人才,以便于指导社区、教育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引领舆论宣传和家长教育工作。加强对我市现有社工进行培训,使社工具备相关技术技能。

  六、加大预防工作的经费投入

  无论是建立监测网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还是大规模的宣教工作,都需要财政部门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市政府应将儿童安全工作的财政支出列入每年的专项计划中,并按项目拨款。  

提案者 农工党市委会
部门答复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140150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妇儿工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和督促各成员单位切实发挥部门职能,认真落实《东莞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面加强儿童安全教育,做好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市公安局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情况

  (一)加强学校周边路段巡逻管控,完善交通设施。一是在部分学校周边道路比较复杂的路段增设护学岗,主要作用是在上放学高峰时段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指引和疏导,并指挥学生安全的通过马路。二是在学校附近路段设置了提示学校路段标志、减速带、限速标志等多种提示标志,让过往车辆能够看到提示标志及时减速慢行,以免因为超速行驶而造成交通事故。三是在上放学高峰期时段加强学校周边路段的巡逻力度,禁止特殊车辆在学校周边路段通行,并对存在交通隐患的车辆坚决查处,以确保学校周边的交通环境良好有序。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增设护学岗,保护学生上、放学安全。 

  (二)严格排查校车存在的各类交通安全隐患。一是在每学年开学前组织对校车安全性能开展集中检查,重点对安全带、警示设施、转向灯、轮胎、灭火器等涉及学生安全的方面进行检查。二是加强对校车违法行为的查处,对“黑校车”、标识不明、不按规定安装警示灯、超速、超载、超员、疲劳驾驶、随意停车上落、随意越线掉头等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三是加强对校车驾驶人的把关,严禁“带病”驾驶人驾驶校车。  

  (三)加强对学校、家长、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交警支队在每学年的开学后不久,都会要求各大队对辖区内学校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让业务民警到学校去,与同学和老师面对面,告诉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交警支队在寒暑假期间印发《交警给中小学生和家长假期的一封信》,发放给广大学生和家长,让广大学生在假期中能够保护自己,时刻注意遵守交通法规,让家长不要在假期疏忽了对孩子的监管。 

  二、市卫计局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情况

  (一)工作情况。一是指导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工作。儿童意外伤害属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宣传核心内容之一,我市自2007年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以来,一直将此行动工作纳入全市健康教育整体规划及年度计划中。2007-2014年间,我市分别下发了《关于印发东莞市贯彻执行<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2006-2010年)>实施意见的通知》(东农健办〔2007〕5号)、《关于印发<东莞市2011-2012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农健办〔2011〕7号)、《关于印发<东莞市公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东农健办〔2011〕9号)、《关于印发<东莞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13-2015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健行办〔2013〕24号)、《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东莞市实施方案(2014—2016年)的通知》(东健行办〔2014〕1号)等文件,从整体上指导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健康教育整体规划和日常工作中开展儿童伤害预防健康教育宣教工作。此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11年起对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下发健康教育主题活动通知,并将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健康教育纳入每年9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要求中,指引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不同核心信息内容在辖区内进行儿童伤害预防健康教育。2012年,市疾控中心编印了20000份含“儿童卫生及意外伤害健康教育”、“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的基本原则”等基本预防知识的《公民健康知识手册》,派发到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知识传播使用。

  二是各镇街(园区)落实儿童伤害预防健康教育工作。各医院和社卫中心根据全市整体规划和每月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有关通知要求,针对辖区内社区居民、新莞人、学校教职工、学生等不同人群,定期组织开展意外伤害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据上报资料统计,2011-2013年间全市共开展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健康教育专题讲座24场,内容涉及溺水急救、心肺复苏、外伤出血及包扎、气道异物急救知识、防暑、防雷电、触电、烧烫伤、安全知识等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知识内容。各医院和社卫中心通过生动、通俗易懂的讲解,采用幻灯片演示、现场操作示范、互动练习、有奖问答和播放急救视频等授课方式,共向约2400名社区居民、新莞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了知识普及,派发宣传资料共6类4340份。

  三是开展伤害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和启动伤害监测工作。我市每3年开展1次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根据调查资料显示:非致死性伤害、割/刺伤、跌倒/坠落、扭伤、碰撞/挤压、交通伤害等非致死性伤害的发生都是以儿童为主。0-4岁伤害死因的原因为溺水、交通伤害、意外跌倒、意外窒息和他杀;5-14岁儿童主要伤害死亡因是溺水、交通伤害、自杀、跌倒和中毒。我市于2014年1月启动伤害监测工作。市慢性病防治院负责项目管理,选取市人民医院、太平人民医院、常平医院三家哨点医院开展监测。截至2月底,上报伤害总数为827例,其中14岁以下儿童伤害203例,发生比例为24.55%。

  (二)存在问题。一是多部门联动尚未形成。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安、交通、消防、妇联、文广、卫生、教育等多个部门工作的配合,建成整体社区干预工程,才能在人群中形成更好的预防理念,但目前仍为交通、卫生、消防等部门各自开展意外伤害培训讲座,未能形成联动机制,遂不能大范围提高群众对儿童意外伤害防控的认识和重视。二是专项人才匮乏。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是一项需长期系统反复宣教的知识内容,缺乏专人专管系统反复宣教,群众知识点容易遗忘、部分准妈妈准爸爸也未能接受到相关培训。目前全市只有部分镇街(园区)具有专职健康教育人员,其余多为兼职健康教育人员,他们同时要兼顾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难以做到专项专人专做。三是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经费不足等因素制约,伤害监测工作未能较大范围铺开,儿童伤害监测效果受到影响。

  (三)今后工作。一是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健康教育。每月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计划每季度增加一期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核心信息宣传内容,分家长、学生、教职工、社区居民/新莞人等四类人群进行系统的预防健康知识讲座循环宣教,逐渐扩大全市相关专题讲座的普及范围和人群。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电视、报纸、小册子、视频光盘、媒体等各种渠道和形式,提高广大市民对儿童意外伤害的认识和知识知晓率。二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全市健康教育人才儿童伤害预防应急处理业务学习培训班,积极培训业务骨干,使之成为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中坚力量。三是争取财政对伤害监测工作支持。加大投入,扩大伤害监测覆盖面。

  三、市司法局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情况

  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日常生活安全、活动安全、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社会治安教育、意外事故处理教育等等。一直以来,市司法局都将安全教育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对家长(村居民)及青少年儿童进行普及。    

  (一)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安全知识。市司法局定期组织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及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组成宣传团深入全市各级学校、村居、工厂举办法制讲座,以预防违法犯罪、平安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组织指导分局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安全知识。2013年,如石排司法分局分别社区开展“扬帆远航——青少年法制教育”小组活动和“我学习,我成长”法制安全教育小组活动,教育小朋友学习交通安全规范,认识不良行为,了解面对侵害自身权益和安全的行为时如何恰当地保护自己;虎门司法分局联合社工中心及社区居委会对渔区青少年开展普法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假期,长安、桥头、大岭山、塘厦镇等司法分局组织开展“小候鸟”学法活动,为训练营的小朋友普及了基本的法制常识,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假期安全教育,增强他们注意交通安全、防拐防盗、拒绝到江河游泳等安全防范意识等。  

  (二)通过各类平台和载体宣传安全知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等媒体开展宣传。与东莞电台“与法同行”节目组合作,每周邀请法治观察员上线剖析社会热点话题。2014年以来,法治观察员讨论的热点话题涉及校园安全、出行及食品质量安全等。拍摄了“全民守法促平安”、“禁毒—网络篇、娱乐场所篇”、“遵纪守法—习惯篇”等主题公益广告在电视台、户外LED屏和各中小学播放,号召未成年人及家长远离毒品,做遵纪守法公民。创办东莞普法网站,开通普法微博、微信,普及安全知识。编印了创建平安家庭、远离赌博、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平安出行等主题法制宣传挂图张贴于全市130个法制宣传长廊及580多个村居法制宣传栏。编印了《以案说法-东莞市青少年法治读本》、《法律你我他》、《禁毒宣传手册》等包括安全教育在内法治教育读本,免费派送给全市市民。  

  接下来,在法制宣传教育中,市司法局将更加注重把安全教育纳入其中,扩大宣传范围,在日常及重要节点中加强宣传。  

  四、市教育局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情况

  市教育局以家校合作、联动育人为抓手,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安全防护平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加强家访工作。继续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重点加强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学困生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二是加强家校联系。利用家校通、班级博客、家长QQ群等形式,保持家校间的密切联系和良性互动,引导家长担负起对子女的监护责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三是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研究与探索学校家庭教育新模式,进一步健全班、级、校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管理中的参谋、桥梁和监督作用。

  五、市委宣传部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加强儿童安全保障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先后多次通过媒体通气会等渠道,向市直及驻莞媒体传达有关精神及工作要求,要求市直媒体以动态消息、专栏专题、系列报道等形式,大力宣传儿童安全常识、城市儿童意外伤害主因、儿童安全保护预防重点,突出宣传创新社会管理、汇聚各方力量关爱外来工子女的好探索,广泛宣传“身边好人”见义勇为保护儿童、“最美教师”英勇保护学童等感人事迹,深入剖析儿童意外伤害典型案例的惨痛教训;同时,协调驻莞媒体报道呵护儿童、关爱儿童等方面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市直及驻莞各媒体共刊发或转发相关报道800多篇,营造了较为浓厚的宣传氛围。此外,组织全市各镇街、相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影响面广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了家庭、学校及基层组织自觉提高儿童免受意外伤害、防范诱拐的能力,取得了较为明显成效。

  下来,市委宣传部将结合提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报道工作:一是加强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栏、在公共场所派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对保护儿童权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知识的社会宣传。二是加强新闻宣传。广泛邀请媒体记者采访报道日常举行的“防拐”、“关爱小候鸟”等关爱儿童活动,协调媒体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微博等各类平台,加大做好儿童安全保护工作的宣传报道。三是加强宣讲教育。要求各镇街宣传部门,积极举办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如以现场宣讲、专题讲座等形式,教育广大家长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六、团市委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情况

  在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方面,团市委结合工作实际,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配合做好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工作。

  (一)加强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把提高少年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作为预防和干预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内容。一是开展平安自护主题活动。各级学校团队组织积极开展以电力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急救等避险自护方面的知识技能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在“5.12地震纪念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国消防宣传日等相关纪念日,围绕相关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广泛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救自护训练。二是开展各类平安体验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各类平安体验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安全应急演习、模拟情景训练和各种自救自护类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把安全知识更好地转化为日常自护自救的能力和技巧。

  (二)组织志愿者参与协助预防和干预儿童意外伤害。在校园周边开展“一小时义务交警”、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护送学生过马路。同时,通过志愿者在校园附近向学生派发传单、拉横幅宣传标语等宣传交通安全,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对校园门前各种摆摊设点、违章占道、车辆阻塞交通、乱停乱放车辆、乱倒垃圾、乱发放各种资料等现象,探索建立有关志愿者队伍,协助城管等执法人员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在非放学时段,劝导学生,劝离游商,作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有益的补充。

  七、市妇联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情况

  近年来,市妇联坚持每年7-8月份利用暑假时间,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开展“反对拐卖与预防安全事故宣传月”、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关爱月两大主题活动,发动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在全市共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需求性强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开展“反对拐卖与预防安全事故宣传月”活动。暑假,是许多新莞人子女来莞与父母团聚的时期,也是儿童被拐与溺水等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以“呵护儿童安全 共建平安家园”为主题,发动广大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反对拐卖与预防安全事故宣传月活动,让广大儿童特别是新莞人儿童过上一个快乐、幸福、平安的暑假。镇街妇联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志愿者队伍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开展反拐打拐、安全事故户外宣传活动,现场咨询活动,发放各类宣传单张、安全小册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举办多场安全讲座,以真实的案例进行教育;进行主题教学,根据实际情况,教授儿歌《防溺水》,观看防拐等宣传教育片;联合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安全一夏”暑期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安全知识小组活动,让孩子在体验中有针对性地学习安全知识应对方法与技巧。发挥各类志愿者队伍的力量,义务为无暇照顾小孩的家长代为暂时看护。

  (二)丰富儿童暑假生活。一是组织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参观科技馆。据统计,2013年8月期间,全市妇联系统共组织了156批次、6240名儿童到市科技馆参观,其中户籍儿童3248名,新莞人儿童2848名。二是组织开展亲子电影季活动。2013年,在东莞广播电视台免费播放五部亲子电影,在各镇街开展“扶志助飞 七彩梦想”亲子电影院活动,播放了电影260余场,近36万个家庭观看了电影。三是建立暑期儿童爱心驿站。让没有闲暇时间照看孩子的务工人员放心将孩子送到爱心驿站,为新莞人儿童在暑假提供学习场所,开展爱心义教行动,避免孩子因无人照看而发生安全事故。四是开展读书、画画等兴趣班、培训班、历奇游戏和亲子活动。各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等在暑假期间针对儿童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积极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兴趣班、活动以及小组活动。

  下来,市妇儿工委将充分发挥协调功能,整合各成员单位资源,加大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宣教力度,完善多部门合作干预机制和监测网络,进一步减少我市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办理单位 东莞市妇儿工委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