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60195)关于推进“互联网+政务”,实现政府、企业、市民三方共赢格局的建议

  互联网精神可以概括为两个词,“开放”+“共享”,而互联网+政务,是政府部门利用互联网精神服务市民,打造现代型政府的一种必要手段。2007年开始,东莞市开始建立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2015年年底开始,东莞开始推行“一网通”办事平台,打通了涉及企业登记注册环节的多个部门,企业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后,登记注册所需办理的所有业务均可在东莞市网上办事大厅一站式、全流程、无纸化办理完毕。
  虽然“互联网+政务”的概念在东莞有了探索,但纵观东莞政务全局,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
  1、政务信息的共享水平有待加强,开发利用有待深入。以“一网通”为例,虽然搞定了企业办理营业执照的麻烦事,但需要处理后续的卫生、消防、环保部门的审批,还是要一个一个部门去跑,前端环节省事了,后续环节,该少的一点也没有少。根本原因是,很多部门以“保密”或者“不方便”为接口,没有把其端口接入共享。
  2、网上办事的便捷度和公众的接受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不少政府机关,虽然号称可以网上办事,但是仍然需要同时提交纸质文本,“两条腿走路”屡见不鲜,此外,也出现了登记繁琐等问题。
  3、政府网站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不少政务网站属于“僵尸网站”,发布信息落后,存在指示不明,办事不清,信息不全,服务不周等毛病,在内容规范、人员维护等方面需要加强保障。
  4、过于依赖官方平台,没有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多数部门仍然集中于网事办事大厅,小部分部门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功能开发,但覆盖面不强,可办事项较少。
  

建    议:
  1、加大部门信息共享力度。
  “互联网+政务”要能够得到推广,就必须打破时空界限,让市民和企业办事的材料,能够在网络里形成闭环,从而减少群众的自我举证,让企业和个人不用再证明“你妈是你妈”。因此,应加大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力度,尤其是涉及企业办事环节较多的国土、消防、卫生、公安等部门,推进他们的办事资料和办事程序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企业办事的难度。
  2、加大部门的精准服务能力。
  实现在大数据的前提下,政府相关部门间要对服务和管理进行共享,原来是群众上门来办事,以后变成走出去办事,实现政府的精准性服务。同时,通过社会治理网格化,来发现问题,主动服务,提高政府的效率,减少公共支出,降低市民办事的难度。
  3、鼓励第三方平台提供服务。
  除了由市政府自己搭建的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外,市政府还应鼓励第三方平台来研发,通过民间力量来提升和完善政务服务,利用腾讯和支付宝的“城市服务”或东莞报业集团“i东莞”等平台,来提供城市政务服务。
  4、明确“互联网+政务”建设计划,发布白皮书。
  对于便民服务的推进,不仅要有年度计划和项目计划,还要建立一套评价和实施的指标体系,来规划和监督计划的实施。建议每年发布“互联网+政务”白皮书,对成功案例做好总结,从具体的行动决策和技术架构总结为有普遍规律性、理论性、操作性的实践参考。
  对没有达到年度任务或者市民需求比较多而得不到解决的部门,进行善意提醒。
  5、加大财政倾斜和补贴。
  目前“互联网+政务”仍然属于新鲜事物,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政府部门动力不足,电子签名费用过高等问题,希望政府拿出相关资金,重点扶持开发和推进“互联网+政务”的相关企业,补贴中小微企业在使用此类服务的费用。
  

提案者 致公党市委会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