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60181)关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由于国内电梯引发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特别是湖北荆州“7.26”电梯事故后,民众对电梯故障出现恐慌,使用电梯的安全感急剧下降,也导致社会关注度大幅提升。市质监局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7万余台在用电梯,使用时间超过15年的“老爷车”电梯数量已经高达2600台。今年东莞市质监局举报投诉热线共接到了来电来信3706宗,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四成。在受理的案件线索中,特种设备类投诉出现井喷,其中电梯过期未检和故障问题最为突出,占到了88.7%。
  2012年开始,东莞率先在全国试点电梯安全监管改革,通过明确电梯“使用权者”,开展了电梯维保体制改革和电梯检验体制改革,建立了电梯事故责任险制度和电梯维修改造资金落实制度等5项改革,目前该项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完成,将向全国推广。但是,随着电梯数量的激增、部件逐渐老化以及电梯普遍存在的长时段、大客流、高负荷的使用情况,电梯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大,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电梯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化电梯安全监管,优化监管工作机制,加大对隐患排查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促进电梯使用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和维保服务质量水平提升,确保电梯安全,亟需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工作。
建    议:
  1、提高电梯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东莞市电梯运行大数据监管系统,对电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实现提前预警;建立电梯维保单位、物业单位等电梯管理者的日常监管考核及市场退出制度,强化信用约束。
  2、在每台电梯上安装故障信息采集分析仪。用于采集安装在电梯内部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分析电梯的当前运行状态。采用远程无线网络管理手段,使政府主管部门、维保单位、物业管理单位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实时掌握和监控电梯运行情况,进一步提升电梯管理水平,提高电梯应急响应能力和故障处置速度,有效遏制电梯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3、利用网络实现远程无线网络信息传输。质监部门负责协调电梯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整体推进及日常监督管理;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完成设备购买、安装及协同电梯维保公司负责网络传输、设备运行的日常维护。
  4、落实各方责任,强化目标考核。出台我市电梯运行监控管理工作的相关文件,按照属地管理、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方在电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和协作关系,有效落实电梯安全监管责任。
  5、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加强信用惩戒措施,出台我市电梯行业市场退出工作的相关文件,进一步促进全市电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提案者 蔡东文,郑泽森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