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40139)关于统一建设综合型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议

  自2011年6月我市印发了关于《东莞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来,我市各镇街都建设了一批服务功能多样化、运作方式社会化、服务活动常态化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社区各类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家庭服务、青少年服务、长者服务、残障康复等专业化、个性化的优质社会公益性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此带动下,我市各领域职能部门也参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模式建设各自的服务平台。这些服务平台为不同的群体提供社会服务也发挥着很好的作用。但是,这些服务平台的设施、功能等建设方面有着很多相同之处,重复建设、使用率不高,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资金浪费。

  办    法:

  一、进一步加强需求调查(包括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和各领域特殊人群的需求),明确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的功能和设施建设范围并预留项目扩展的空间。

  二、以政府投入为主,整合共、青、妇及其他社会资源开展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

  三、统一负责部门,统一建设、统一运营、集中管理、综合服务。其他领域需求增设的服务项目应在社区综合服务平台里扩展,不能另行建设。对已建设的各类服务平台进行整合,对重复建设的设施和相同的服务项目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保留或取消。

  四、加强管理,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的方式,对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的运营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奖励,不合格的,取消运营资格。同时加强对服务项目的评估,取消没有发挥作用的功能项目设置。  

提案者 道滘镇政协小组
部门答复

  东莞市民政局关于对市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140139号提案的答复

  道滘镇政协小组:

  贵组提出的“关于统一建设综合型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情况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决策,大力推进我市社会建设,逐步构建“幸福家园”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2011年以来,市政府连续三年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纳入为民办事“十件实事”,投入1.2亿多元,在全市建设5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覆盖到全市32个镇(街道),搭建了专业化、人性化、综合性的社区服务平台,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主要成效如下:

  (一)整合了社区服务资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集福利性、公益性、便民利民服务于一体,把社区文化、体育、养老、助残等各种服务设施集成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一综合性服务平台,整合了各类社区服务资源。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均设置了老人日间照料室、青少年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室、图书阅览室、志愿者便民服务室、体育活动室、市民学校、家庭服务室、家政服务室、计生服务室等服务功能室,并按规定配备了相应的服务设备。在实践中,有的社区通过统筹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与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把社区服务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都集中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办理,实现了政府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有效整合,避免了重复建设;有的社区通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一“品牌效应”,带动驻社区单位、企业、群团组织、商户参与社区建设,促进了社区共享共建。

  (二)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实践证明,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后,进驻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室和社区其他服务设施的作用,结合本社区工作实际和居民服务需求制定服务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由专职社会工作者积极为社区居民和新莞人开展老人日间照料、“四点半学校”、残疾人康复、舞蹈培训等各类服务活动。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市5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共开展服务活动24575场次,惠及群众1269301人次,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深受社区广大干部群众欢迎。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在2013年对东莞市各镇街居民幸福感测评调查中发现,我市各镇街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较高,是2013年幸福感调查的一大亮点。

  (三)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秉承“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把居民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建设成效的唯一标准。各中心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让社区居民通过自身的投入和付出融入到和谐社区大环境,形成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及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网络,激发了社区活力,促进社会融合。

  二、下步计划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以来,我市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驱动、以社会工作为手段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初显成效。但从全局来看,我市综合型社区服务平台建设还存在资源整合不够全面、服务领域不够广泛、服务水平不够专业等方面的问题,有待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不断开拓,不断完善。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综合型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关键是要统筹建设服务机制,整合服务资源,形成一体化服务模式。我局与市财政局已联合印发《东莞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以奖代补”实施方案》,明确要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要以整合服务资源为主,避免重复建设,凡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且具备相应服务功能的社区(村),相关部门不得要求另行建设相关服务功能室。同时,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结合全市村级体制改革,将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统筹建设,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社区服务都集中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办理,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有效整合。二是整合社区服务资源。通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一“品牌效应”,带动驻社区的单位、企业、群团组织、商户参与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为社区居民开放内部活动场所和提供低偿或无偿性的便民服务,实现社区共享共建。三是整合社区网络信息资源。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单位,建立涵盖社区人口、日常管理、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等内容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推动该平台与相关部门信息网络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协同开展社区服务的水平。

  (二)以社会组织为驱动,努力创新服务模式。实践证明,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创新社区服务模式,是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主动将可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让渡给社会组织,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服务格局。二是大力推广社会组织运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提升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三是积极培育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依靠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发动居民组建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队伍,激发社区自治活力。四是适度培育一批社区服务龙头企业,在社区家政服务、教育培训、养老服务、法律服务等方面开发一些低偿性的服务项目,逐步走向“以服务养服务、以实业促事业”的社区服务市场化发展道路。

  (三)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我市生活着近200万本地人口、600多万外来人口和80多万的港澳台同胞,人口众多,需求多元。在提供社区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上统筹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一是统筹规划建设社区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功能,搭建满足不同人群的服务平台。二是服务内容设计方面,在优先考虑困难群体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努力使社区服务内容覆盖社区全员,逐步实现社区服务普惠化。三是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社区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对象的服务需求,大力提升社区服务效率。

  (四)以社区服务专业化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督导考评。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的服务水平,协助解决其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东莞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以奖代补”实施方案》中附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运营评估指标体系”,将运营服务评估按照运营服务时间分1年以内、1年至3年、3年以上3套评估指标。我们还将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按照指标体系对市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和镇街(社区)自建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的运营服务进行督导评估,实现以评促改,促进各中心运营成效逐步提升、社会效益逐步凸显、发展动力逐步增强。同时,我们还将定期组织各中心举办交流分享会,推动各个服务中心交流经验,相互促进。 

  衷心感谢贵组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东莞市民政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