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50199)弘扬和发展南社古村文化的建议

  茶山镇南社古村落位于东莞市茶山镇南社管理区内,它的明清建筑有四处最为名贵,包括百岁坊,百岁翁祠,资政第,谢遇奇家庙。南村古村,始建于宋,迄今八百多载,古村环绕长形水塘而建,祠堂、民居、庙宇错落有序,里巷、古井、围墙布局有道。南社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明清时期有十多人中进士、举人,展现了历史文化的辉煌。

  其中的百岁坊,建于明代,为纪念百岁的四位族人,另有“百岁坊”匾,飞檐斗拱,古朴壮观;百岁翁祠,建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59年),是纪念谢社田的,他临终遗命以自己所居之为祠,规模并不辉煌,祠屡经修葺,但旧貌仍存;资政第,是谢元俊的府第,高大宽敞,为一般平房,但其书房则极讲究,坐落在小丘之腰,石级、石级栏杆还保持着当年高贵气派,两廊的花楣为浮雕,花木、鱼池、雀笼,精美绝伦。厅中的垂花门,镂雕花卉群鸟,玲珑浮突,栩栩如生,但在文革期间一部分遭到破坏;谢遇奇家庙,为青砖木结构,屋内斗拱雕梁,不掩当年豪气。谢遇奇晚清人,官至总兵,为左宗棠副将,先后两次西征平叛。慈禧太后御封谢遇奇为建威将军,荣膺一品,家庙也是朝廷特批的。一般家庙正面仅墙基为红砂岩,但谢家的通身红砂岩,连门槛都为整条麻石铺就,高屋建瓴,廊檐、窗棂的木雕都相当精湛。在家庙中,两盏宫灯不得不看,据说是谢遇奇六十大寿时,慈禧太后为了褒赏其功绩而御赐;百岁塘旁的那棵大榕树,已有四百多岁历史了,朝代更迭据说曾让它几度枯荣,据村中老人说,抗日战争时期,自从日军占领了南社,当时这棵榕树就突然变得病怏怏的,形容憔悴,枝叶枯槁,但当日本投降,军队撤出村子后,古榕树很快就恢复了生机;树旁有家叫“碧海号”的药铺,木板门两边写着“药有君臣”、“医无贫富”,字迹已经模糊,但悬壶济世的精神却不灭。据说此铺建于民国初期,也有自己的独门秘方,村中男女老少,患病者登门不少。

  现在村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村民都姓谢,逢年过节还会有传统的仪式,相当可观。其中南社斋醮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今有100多年历史,是当地人敬天爱人的一种盛大仪式,是东莞最具本土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目前正逐渐把斋醮打造成南社的旅游名牌。

  近几年来,东莞以先后实施“文化新城”、“文化名城”战略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具有东莞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我们要对本土文化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和梳理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水平和层次。

  办 法:

  一、南社古村东南面的池塘,本应是个吸引游客的亮点,也是古村民房环水而建的特色之一,可日渐变成了臭水死水潭,上面终年漂浮绿色浮萍和各色垃圾,滋生蚊子和苍蝇,应该定期清理水面,完善抽排系统。

  二、古村中裸露的残垣断壁应该加上保护装置,不至于让它们在风雨中迅速剥落、坍塌直至消失,摇摇欲坠的墙面对行人也是一种威胁。还有一些废弃的古院落,由于无人打理,里面有的早已杂草丛生,有的早已散发出浓浓的霉味,变成了垃圾堆放地,已失去了历史的厚重感,让游人感到凄清与荒凉,望而却步,建议参照东莞万江坝头村旧村改造建设方案,让古村落融入一定现代都市文艺气息。

  三、古村中的店铺应具有地方特色,在弘扬茶山美食和一些手工艺品方面要取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大门入口的摊位有太重的商业味道,悬挂着的花花绿绿的垃圾食品让游客大跌眼镜,和古村的雕梁画栋、青石板路、参天古树极不相称。

  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便更好的继承传承岭南文化中卓越的一面,我们还要摒弃狭隘、落后的因素,不断创新,这样必定会对东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新的助力,让东莞文化产生更强大的辐射作用,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重要保证。

提案者 刘笃锋
部门答复

  ?刘笃锋委员:您好!近年来,我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特色、深挖内涵、整合资源,努力推动茶山古迹游成为东莞的一张旅游名片,成为新常态下促进我镇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2014年,我镇接待游客共3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35.5%。今年春节,接待游客达8万多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1%,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镇完成第三产业总值42.6亿元,逆势增长5%。主要做法如下:(一)抓活化利用,整合旅游资源。把文物古迹作为古迹游的生命线,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样去保护文物古迹。编制了古建筑群保护规划方案,大力抢修维护濒危古建筑,累计投入保护资金5000多万元,成功实施修复项目35个。我们把大力发展旅游列入了党委、政府工作重点,抽调专人成立旅游办,组织人员赴西塘、乌镇、宏村等地深入学习先进经验。整合旅游资源,修复了连接南社和牛过蓢的古村道,盘活了两个各自独立分散的景区,同时与东莞生态园连为一体,形成了连片发展的新局面。此外,投入400多万元,全面升级南社古村景区配套设施,新建游客中心、新增旅游观光车、升级游客休息区等,景区形象焕然一新。(二)抓宣传推介,打造旅游品牌。丰富宣传形式,今年春节期间,南社作为东莞唯一一个拍摄点、广东两个拍摄点之一,吸引了中央电视台连续聚焦,分别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南社——孝敬有方》、《家宴——南社古味》等纪录片,大大提高了茶山和南社的知名度。积极利用“东莞·茶山”、“茶山快讯”、“茶山通”等新媒体、自媒体,及时发布旅游动态。开办我镇首档访谈栏目《南社会客厅》,组织各类文艺爱好者实地采风创作,设立名人工作室。打造旅游品牌活动,从2010年起,恢复举办茶园游会,每年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2014年首次策划举办南社斋醮民俗旅游文化节,3天内吸引游客8万多人次。(三)抓联合互动,共享旅游红利。建立民间参与渠道,吸引民营企业家创办了南社文化创意公司,重点打造“南社人家”乡村风情体验区,有效提升了景区的配套和服务能力。实施旅游惠民,在重大活动期间发放旅游优惠券,推出免费公交。2014年共发放优惠券5000份,价值45万元。组织策划万福宴、百岁斋宴,让群众共享旅游红利。下来,我们将立足旅游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南社古村落创建4A级旅游景区,让古迹焕发生机与活力,打造旅游精品路线,打响东莞“十大旅游”品牌。


办理单位 茶山镇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