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50162)加快完善东莞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正以每年增加超过1000万老人的速度迈向老龄化。2014年全国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据推算,2025年将是3亿,2042年老龄化人口比例将超过30%。“未富先老”及“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与目前我国进行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极不协调。另一方面,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文化上,我们都还没准备好如何赡养这么多老人。

  东莞是一个由农业大县转型而成的城镇化程度较高,以制造业为特色的中型城市。据有关报道,东莞目前拥有总人口约830多万,东莞户籍人口约180万,其中东莞本地人口约91万人。调查分析认为,2014年东莞户籍老人数为26.8万,占户籍人口的14.27%,并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东莞市也正大力推广居家养老服务,出台了许多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并不断提高相关老人的养老补贴,但我市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处在推广试点初级阶段,覆盖面不广,存在许多问题和难题,亟需加快发展和完善。

  1.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应覆盖到所有居住在东莞的老人,包括新莞人老人。

  东莞市是一个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结构严重倒挂,以制造业为特色的工业城市,新莞人已成为这座城市创业的主力军。居家养老服务的目的除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利、老有所依外,更重要是要释放劳动力,让年轻人更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社会劳动和生产。所以居家养老服务必需覆盖包括新莞人在内的所有老人。要对东莞全市的所有居住老人综合评估,统一筹划,做到“公平、公开、公正、科学、有效”。

  2.居家养老服务范围应包括农村社区和城镇居住小区。

  东莞城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户籍人口和新莞人都居住在城镇小区内。按中国人“养儿防老”的养老习惯,许多住宅小区的业主多会把老人接在身边一起生活,所以城镇各住宅小区居住的老人很多,各住宅小区应成为我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场所。

  3.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是解决老人吃饭和健康保健问题。

  由于国家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人口小型化、老人空巢化明显。随着老人的高龄化,多伴有慢性疾病,或行动不便,加上现代家庭厨器现代化,老人多不会电器和液化气,存在安全问题等等,老人的一日三餐和健康问题是儿女关注的重点,也是影响社会劳动力的关键,所以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是要想办法解决好居家老人的吃饭和健康保健问题。

  办 法:

  1.对全市范围内所有居住老人进行一次调研评估和建档,统筹覆盖东莞户籍和非东莞户籍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外来人口(包括新莞人)已占东莞人口的大多数。他们已是东莞创业的主力军,长期居住在东莞,按常理也常把双亲接住在身边,所以非东莞户籍老人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而养老服务事业是公共产品,要体现公平性,也只有解决好非本地户籍老人的养老问题,才能真正减轻人口比例占极大多数的新莞人的养老负担,释放劳动力,也才能长期留住新莞人,促保东莞的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

  2.在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探索城镇居宅小区居家养老服务。

  东莞城镇化程度高,大型住宅小区特别多,居住人口密度大,老年人口多。以每个住宅小区为单元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将更具体更容易实现,民政局相关部门可开展调研和试点。

  3.着力解决好老人的“吃”和“健康保健”两个根本问题。

  推荐由各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或社区内办集体饭堂,方便家中无人照料老人前来就餐,或由社工、志愿者为空巢老人送餐,解决好老人吃的问题。

  建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二级医院开设老人病房或康复病房,采用日托或全托形式集中管理,采取免费、半免费和社保报销等多种形式,解决长期患慢性病或行动不便老人的健康保健问题。此举可减轻家庭请保姆难和经济压力大的难题,为社会释放生产力。

  4.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组建和发展家庭医师、护士、社工、志愿者等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并进行培训和建立考核机制。

  5.逐步完善由政府主导、社区(小区)依托、社会参与的东莞市居家养老服务相配套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全社会参与和捐助,促进和保障东莞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

提案者 蓝光明,刘蕾
部门答复

市卫计局答复:

  市民政局:转来东莞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第20150162号《关于加快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办意见如下:一、目前我市养老医疗服务现状(一)养老服务相关医疗资源配置状况至2014年12月底,全市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2403所,其中医院86所、医院延伸设置分院18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97所、门诊部358所、诊所186所、卫生站(所)1194所、医务室164所。86所医院中,综合医院59所、中医医院 3所、中西医结合医院 1所、妇幼保健院1所、康复医院1所、专科医院20 所、慢性病防治医院1 所。全市设开放床位26704张。全市综合性医院均设置有中医科、康复科或相近科室,为老年病患提供诊疗服务,市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等10所综合医院设立了老年病科,部分综合医院老年科正在筹划建设中。此外,我市共有5所护老院和敬老院设置了门诊部、诊所和医务室等医疗机构,为院内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和预防保健等服务。(二)开展养老医疗服务情况全市40所公立医院和部分社会办医院设立老年人专用窗口,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优先住院等服务。40所公立医院和部分社会办医院免收本市户籍老年人普通挂号费。2014年6月始,我市开展平价医疗服务试点工作,其中道滘医院为我市平价医院试点医院, 40所公立医院设置平价诊室,开展平价医疗服务,39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开展平价药包服务,平价药包目录中包括西药部分11种、中药部分16种,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将老年人健康管理纳入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一,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实现信息化管理、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对老年人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随访等工作),开展健康状况评估和危险因素评估,进行健康体检、对体检结果进行相应干预。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对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空巢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开展居家护理、家庭病床服务,部分镇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全市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超过18万人。此外,我市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老年护理人才的培训,提高各医疗机构养老健康服务能力。二、对该建议的意见(一)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2015年,市委市政府把“实现全市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40%以上,为城乡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服务”列为十件实事之一。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式上门服务,对空巢老人、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签约居民提供上门健康咨询、指导和基本医疗服务。(二)进行可行性研究。在一、二级医院开设老人病房或康复病房,采用日托或全托形式集中管理,需要场所、经费和人员等方面投入。同时,现有老年病患者数量和状况、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错位发展、社保政策支持程度以及老年人及其家属的自身意愿,都与该项工作的成效密切相关。为此,我局将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结合东莞实际,会同我市相关部门,从社会需求、人员设施配备、经费及政策支持、社会效益等方面,积极做好全市养老服务工作。

 

市民政局答复:

  尊敬的蓝光明(刘蕾)委员:您领衔(与蓝光明)委员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东莞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情况当前,本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约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4.12%,为老服务成为党和政府最关切、社会各界最关注,人民群众需求最迫切的重大民生问题。我市自2006年8月开始,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选取城市化程度较高、老人多且居住较集中、社区服务设施较完善的莞城北隅社区和石龙中山东社区作为试点,正式启动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32个镇(街)的431个村(社区)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城市和农村居家养老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57.7%;享受96993平安铃服务的老人达6790人,基本建成了以保障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自2012年起,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连续4年被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2013年,居家养老平安铃安装服务项目被评为首届东莞十大慈善项目之一。(一)建立相关制度,工作运行有序。2010年,市政府依据试点经验,印发《东莞市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服务对象和标准、内容及方式等。市财政一次性补助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社区(村)开办经费5万元,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助标准按现时每小时18元标准据实核算,即享受无偿服务的老人可以享受30小时/人·月的服务时间,合计540元/人·月;享受低偿服务的老人可以享受20小时/人·月的服务时间,合计360元/人·月。(二)丰富服务内容,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充分依托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现有设施和资源,聘用社区4050富余人员,不断开发养老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目前已涵盖家政清洁、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文化娱乐、日间托老、心理慰藉、入户服务、送餐服务、信息查询、老年档案、紧急救援等多方面内容,有效满足了社会养老多样化需求。从2011年开始,我市开展了居家养老96993“平安铃”服务,及时为老人提供日常咨询、紧急求助等居家养老服务,受到社会一致好评。目前该服务已覆盖到全市32个镇(街)6790名老人,今年年底享受服务的老年人将进一步增加到11790人。预计2016年所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将全部配备平安铃。(三)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引入市场机制。我们积极开创“走进去、走出来”的“两走”服务形式,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且行动不便的高龄、空巢、独居和病残老年人,由服务人员走进老人家中开展服务;对大部分身体尚好、能自我行动的居家老人,主要通过在社区设置亲情化、人性化的非营利性服务项目,引导其走出家门,到社区各类公共服务机构接受服务。此外,我们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社会机构承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引入社工介入,创造性的开展“社工﹢社工助理﹢护工﹢义工”的“四工”联动的服务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四)切实加强岗位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我们对招聘的社区“4050”服务人员,全部安排专业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实行优质服务监督评估,进一步改善了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了服务质量。二、下一步计划您就加快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提出的建议,我们认为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为有效解决本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存在的不足,下来,我们将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公民互助、规范推进”的社会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营模式和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管理方式规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机制。一是通过积极争取政府投入、激励社会投入、扩大福利彩票发行等多种渠道,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通过完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培育和扶持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发展。协调金融机构,探索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信贷需求。探索利用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信贷投入。加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对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的吸引力。逐步放宽限制,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居家养老服务领域。鼓励居家养老机构投保责任保险,保险公司承保责任保险。二是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内容。根据工作部署,2015年底,我市要实现有服务需求的社区居家养老100%覆盖、村覆盖80%以上。在巩固和发展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我们将探索把非户籍人口纳入居家养老服务范围。同时,大力加强软件建设,不断拓宽服务内容和方式,从按规定设置服务向按需求设置服务转变。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动态,做到心中有数。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并及时调整充实服务内容,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家庭状况的老年人实际需求。继续推进居家养老平安铃服务平台建设,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三是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目前,我市大部分镇(街)都是由社工机构运营、社工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模式来开展为老服务。下一步,我们将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培训,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建立健全以培训、使用、评价、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继续完善居家养老与社工岗位结合的机制,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同时,引导公益慈善组织重点参与居家养老机构建设、居家养老产品开发、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使公益慈善组织成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四是加大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扶持。目前,市财政对新开办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村(社区)开办经费一次性补助5万元,对老人服务经费补助由市、镇两级财政按镇街档次和比例分担。针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村(社区),由“广东扶贫济困日”捐赠资金另外给予一次性5万元开办经费补助。下来,我们要落实好国家现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对提供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对居家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居家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继续对经济条件较差的社区采取财政倾斜政策,帮扶建设、完善相关的硬件设施。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东莞市民政局;东莞市卫生和计生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