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50128)进一步加强我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

  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垃圾处理衍生的环境污染、土地利用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市民的健康以及我市的发展,群众对生活垃圾处理厂的污染投诉日益增多,垃圾填埋对土地使用及污染越来越严峻,为改善我市的环境质量,提高我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提高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进一步加大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尤为必要。当前我市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目前,全市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0000吨/日,建有市区环保热电厂、横沥环保热电厂、厚街环保热电厂等3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约为6300吨/日。此外,塘厦石潭埔垃圾填埋场、虎门五马垃圾填埋场、樟木头樟洋垃圾填埋场经扩容整治,可达到国家无害化Ⅱ级以上标准,卫生填埋总处理能力1700吨/日。这意味着,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总处理量约8000吨/日,仍有约20%的城市生活垃圾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进入环境,对环境产生污染。

  二、简易垃圾填埋处理带来土地压力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市土地开发强度超过43%,此外还有十几个镇街的开发强度甚至超过了50%,东莞远超国际公认的土地开发强度的警戒线(临界点30%”)。全市有120个大小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仅水乡经济统筹区就有41个,总共占用约2000亩土地,严重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使土地资源本来就非常贫乏的东莞显得更加紧张。

  三、垃圾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全市仍有大小填埋场120个,存量垃圾约2000万吨,其中存量垃圾总量在100万吨以上、且靠近水源保护地的大型简易填埋场有3个,存量垃圾总量在30万吨至100万吨之间、且靠近水源保护地的中型简易垃圾填埋场有4个,“简易填埋不仅招来大量群众投诉,且由垃圾产生的渗沥液没能获得有效处理,对生态环境(地下水及周围水环境)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同时我市已建成的市区环保热电厂、横沥环保热电厂、厚街环保热电厂每年产生的飞灰约34000吨(按1.5%计算),未经处理直接填埋,给环境带来了二次污染。

  办 法:

  一、提升我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首先实施垃圾分类,从源头控制垃圾的输出,有效提高我市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变废为宝以及减量化的双重目的。其次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我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降低垃圾简易填埋工艺处理的占有率。

  二、降低垃圾处理对土地资源的依赖。一方面推进焚烧处理工艺的提高和推广,提升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推动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逐步退出,减少填埋对土地资源的依赖。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我市垃圾填埋场的整治,将我市已埋垃圾挖掘转移至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理,对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建设,从而推进我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三、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对已建成的简易垃圾填埋场建设并完善防渗漏系统,防治渗滤液向地下水渗漏,结合推进垃圾渗滤液整治工程建设,对渗滤液进行有效收集处理,从而降低填埋厂渗滤液对地下水以及周边水环境的污染。二是对已建成的垃圾焚烧厂进一步改善废气污染治理工艺,减少焚烧厂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三是建立城市垃圾飞灰处理厂,对飞灰进行减量化、固化处理,有效降低飞灰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填埋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提案者 黄蔚然
部门答复

  黄蔚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收悉。根据您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生活垃圾处理基本情况

  (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为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我市按照“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思路,并提出“建设让市民放心的垃圾处理厂”。目前,我市建有市区、横沥、厚街3座环保热电厂,处理能力6300吨/日。同时,通过无害化综合整治,建成塘厦石潭埔、樟木头樟洋、虎门五马三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能力为1700吨/日。为实现我市“建设让人民放心的环保热电厂”的承诺,我市市区环保热电厂、横沥环保热电厂一期工程参照欧盟2000标准建设,主要污染物排放均优于国家新排放标准,并高于欧盟2000标准。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现我市横沥环保热厂一期现正进行技改增容工程,预计2015年8月完成建设,无害化处理能力提高至1800吨/日;麻涌环保热电厂计划2015年动工建设,设计处理规模为1500吨/日;我市还将启动横沥环保热电厂再增容工程和厚街环保热电厂一期技改增容工程。届时,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达到10300吨/日,实现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大力推进存量垃圾治理工作

  我市按照“重点突出、逐步推进”的方式,将存量垃圾治理工作作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的重点。2011年市政府对虎门五马、塘厦石潭埔、樟木头樟洋3座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整治,目前这3座填埋场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初步评定达到无害化Ⅱ级标准以上。并将渗沥液收归市统一管理,由我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委托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负责运营管理,形成常态化管理制度。

  按照“迁移整合、集中处理”的思路,筹备在水乡经济区和水源地附近选择有条件的填埋场作为存量垃圾集中处理场,通过渗沥液、沼气集中收集与处理,实现存量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理。并大力开展存量垃圾分筛技术试点工作,视试点情况,考虑在水乡地区进行推广,解决存量垃圾处理问题出路。同时,加快推进桥头镇大东洲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示范项目,凤岗中心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整治工作。

  (三)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情况

  为探索实践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进一步细化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我市于2011年6月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试点工作,全市共建立42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基本实现餐厨垃圾和有害垃圾分类处理。2014年,我市在莞城、东城、南城和万江街道各选择一个有条件的村(社区)作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区,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同时,我市还组织编制了《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规划(2015-2025年)》,提出了我市往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技术路线,并将逐步启动市区餐厨垃圾处理厂和东部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

  (四)落实高水平的监管和管理

  为保证我市环保热电厂运营管理质量,我市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运用科学等手段加强环保热电厂日常运营监管,保证我市环保热电厂规范运营。其中,利用科学、信息化手段进行监管,建成了环保热电厂远程在线监管系统,实现了对我市各环保热电厂的炉温、烟气、渗沥液数据,垃圾运输车辆过磅、垃圾库等情况,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管。并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布环保热电厂烟气排放数据,并于每月第三个星期二设立市民开放日,邀请市民参与我市环保热电厂的监督工作。通过有效的运营管理和在线监控等监管督措施,环保热电厂获得国家、省、市领导和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成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垃圾处理的环保宣传、教育基地。

  二、下阶段计划和思路

  (一)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将按照“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原则,继续推进麻涌环保热电厂建设和横沥环保热电厂一期技改工程,在现行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基础上,对跨镇街处理生活垃圾的,征收生态补偿费,由市政府统收统支,用于环保热电厂及垃圾处理设施周边环境补偿和市民关系协调。坚持将各环保热电厂的主要排放数据在我市官方网站上实时公布,让市民随时查阅监督。形成定期组织“市民开放日”的长效机制,加强垃圾处理的科普宣传。同时,我市加紧建立“数字城管”系统,将各环保热电厂、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情况纳入“数字城管”监督考核范畴,从而实现垃圾处理设施的无缝监督管理。

  (二)大力推进存量垃圾集中整治场选址工作

  按照市政府整治存量垃圾工作部署,开展现有备选场址的选址协调工作,邀请专家和有关部门对备选址进行论证,加强属地镇村的选址协调,深入与备选镇街、村(社区)的干部群众进行沟通,加强存量垃圾无害化治理的宣贯工作。同时,根据《东莞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区域生态补偿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生活垃圾生态补偿费征收长效机制,促进存量垃圾集中处理场周边环境整治及市民关系协调处理,落实存量垃圾集中处理场地选址。

  探索引入存量垃圾“筛分处理”的方式,将垃圾填埋场进行清理整治和生态修复,试点成功之后再推广至其他填埋场。同时,开展调研论证,对条件成熟的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进行清理整治,整治完成后改造为用于“飞灰”填埋的危废填埋场。

  (三)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继续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构建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垃圾分类参与率和准确率。做好餐厨垃圾的单独收运工作,密切关注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新动向,筹备启动市区和东部两座餐厨处理厂建设的前期工作,争取2015年启动建设1座以上大型餐厨垃圾处理厂,逐步实现餐厨垃圾的单独收运处置。在《东莞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定《东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进一步做好我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


办理单位 东莞市城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