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50074)加强“质量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检测业和认证业的建议

  东莞市制造业务发达,东莞市目前共有制造业企业10万余家,检测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检测机构数量约100家,其中政府支持建设的检测机构15家;我市认证业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化工制造业、包装印刷业是东莞市的支柱产业,质量技术服务需求强劲,行业利润较高,吸引了大量民营、外资机构进入,推动检测行业迅猛发展。目前,东莞市年检测总额大,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缺乏有效平台,检测行业正逐步进入发展瓶颈阶段,个别机构甚至走入歧途,主要表现为“四个不足”:

  一是资源利用不足。公、私检测机构界限划分不清;政府部门检测机构重复建设;各类检测资源广泛分布于政府检测机构、商业检测机构和生产加工企业、设备制造商、大专院校等内部实验室,缺乏交流、共享平台,检测项目、设备雷同,重复建设问题十分突出,造成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不高,尤其是企业、院校的内部实验室,基本不对外使用,资源利用率一直在低位徘徊;互认度差,政府之间的实验室不能互认,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情况,也浪费了政府的检测资源,进一步造成了检测资源利用的不足。

  二是市场激活度不高。由于政府建设的机构,由于资源的垄断,成本高,运行效率低,既没有帮企业把好质量关,也没有帮企业减小负担,但企业为了生存,有时候还要求助于这些机构,即增加了企业成本,又滋生了腐败。质量技术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低端,即产品检验环节,难以满足设计、创新、研发、品控等高端服务需求。若全面激发企业的高端检测需求,东莞市检测市场预计将成倍增长,但目前此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缺乏合适的质量技术服务渠道和服务平台,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创新研发需求。

  三是行业规范性不足。部分中小民营检测机构缺乏国有检测机构和外资检测机构的技术、品牌、信用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局面,为求生存不惜采用各种恶性竞争手段,严重损害了检测机构“独立第三方”的信誉和形象,虽然部分中小民营检测机构和企业取得了部分资质,但是设备种类不齐全,又没有更多的钱购买整套系列产品,导致市场有需求,而没有设备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必须的设备,企业还需要重复投入,即浪费资源,又增加企业的负担,又影响了政府质量强市的目标。

  四是后续监管力度不足。当前针对检测机构的监管主要体现为认证、年检等环节,重资质轻营运、重技术轻市场、重结果轻过程,日常监督和后续监管力度不足,且监管手段单一、监督模式固定,检测机构能够有针对性地从容应对,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日常违规、违法行为,也造成个别检测机构不能持续保持检测质量和水平,明细不适应形势发展需求。

  五是认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年销售额10亿以上的企业都不重视,好多都认为没有必要,特别是实验室的认可,大部分企业都认为可有可无,更不愿意投入这方面的费用,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144127号论述了东莞市检测和认证业概况:2014年7月4日贺宇市长批阅成立东莞的检测联盟,7月10日张科常务副市长批阅赞成贺宇副市长的意见,2014年7月12日袁宝成市长批阅对检测机构整合工作的构想给予肯定。

  办 法:

  一是打造平台整合资源。打造检测资源整合平台,基本覆盖东莞市的检测需求,整合政府、企业、院校检测资源并为社会提供服务,打破行业垄断,实行报告互认。有政府牵头把各自优势的地方让其充分做大,优势做强,投资系列设备完备,能满足周边市场的需求。

  二是畅通渠道激活需求并引进民间资本。通过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有效畅通质量技术服务供求通道,为质量技术服务的买卖双方建立起便利、直观的沟通、合作渠道,有效覆盖产品研发、评估、测试、生产、验收、整改等全环节。由于民营经济运作的灵活性优势,知道企业真正需要什么,知道怎么样降低企业严把质量关的成本。引进的原则是:在检测业和认证业有很强的专业性,又能配合政府的质量强市目的,又能结合当地镇街的产业布局政策,又能减轻当地企业的负担,又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譬如对本地区的企业只收检测费用的成本费,当企业提出设备的要求时能很快的速度补充到位。

  三是推动自律规范行业。通过成立协调、决策机构,制订章程和管理办法,建立信用评价、投诉处理机制等手段,加强对处理和清退恶性竞争和违规经营的单位,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

  四是推动民营机构积极参与认证业的发展。举办“国家CNAS实验室认可知识培训班”,对所有的来参加培训的企业免收费用,加强企业对认证业的认识。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
部门答复

  市政协:  

  根据职能分工,我局是2015年提案第20150074号《关于加强“质量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检测业和认证业建议》的主办单位,现将涉及我局职能的意见和建议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东莞市检测认证业概括  

  东莞市发达的制造业带动了检测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民营、外资机构进入,目前获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共有144家,其中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43家(政府实验室15家,民营实验室28家),约占30%;企业内部实验室101家,约占70%。各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集中在CCC认证领域产品(信息技术设备、音视频设备、电线电缆等)、食品、玩具及文体用品、纸制品、家具、包装、印刷等,总体范围基本涵盖了东莞的五大支柱产业和四大特色产业的检测需求。  

  二、东莞市检测认证业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实验室由于体制原因,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情况,且部分政府实验室只接受来自政府部门的委托,检测资源没有对外开放,检测资源利用率较低。  

  (二)政府实验室的建设以满足政府委托为主要目的,大多只开展单一的检测服务,而市场需求检测、认证、培训、技术标准、联合创新和质量管理咨询等一站式的综合服务,政府实验室的能力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  

  (三)部分中小民营检测机构实力较弱,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采用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公正第三方”的形象,也破坏了检测行业的运行环境,不利于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东莞市制造企业超过1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约5000家,而具有规范的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的仅101家。中小企业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不愿意投入经费建设专业的检测实验室,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质量提升。  

  三、对策及措施  

  (一)持续加强质监系统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建设,我局近年来以市质检中心为基础,结合东莞市的产业发展情况大力加强检测平台建设,共承建信息技术设备、纸制品、半导体光源产品和模具产品4个国家质检中心,以及家具、服装、包装产品等12个省级检验站,检测能力达到1991项,占东莞市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项目总数的45%。今后,将继续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并提升在认证、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的能力。  

  (二)牵头推动全市检测资源的整合工作。2013年6月,我局联合东莞市政府检测机构、龙头企业等15家机构发起成立东莞市检测资源联盟;2014年4月,我局与科技局、经信局联合发出《关于调查东莞市检测实验室资源的通知》(东质监[2014]41号),整合了检测资源信息12万项,范围涉及纸制品、信息技术设备、半导体光源产品、食品、家具、服装等东莞市优势产业的检测项目,涵盖的实验室包括政府实验室、民营实验室、企业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初步建立了质量技术服务数据库,开发了门户网站质汇网作为资源共享平台。目前,该项工作在继续推进,我局将根据工作进展和成效,适时建议市政府牵头进行检测机构整合,出台检测机构整合意见和有关政策,促使检测行业做强做大。  

  三、积极参与技术机构改革。在“畅通渠道激活需求并引进民间资本”方面,国务院于2014年发布实施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明确将发展检测认证业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措施之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规定,政府实验室将逐步进行企业化运作,我局将跟进相关国家政策实施情况,积极主动做好系统检测机构改革。  

  四、依法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我局将按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依法监督,对检验检测机构超范围出具报告、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等违法情况进行严格查处,规范检验检测市场秩序。除此之外,我局将通过东莞市检测资源联盟协会成立协调、决策机构,制订章程和管理办法,建立信用评价、投诉处理机制等手段,加强对恶性竞争和违规经营的成员单位的处理力度,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  

  五、加强帮扶指导。对需要申请的CMQS实验室认证的企业,市质检中心给予指导帮扶,使企业能更顺利地达到获证标准。  

  检测认证业的发展对于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将努力推动东莞市检测认证业的发展,为东莞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办理单位 东莞市质监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