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50054)鼓励社会捐赠助力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的建议

  东莞虽然经济实力较强,但还是存在部分需要社会救助的对象,因而,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类社会救助对象为重点,广泛开展扶贫济困、赈灾救孤、扶老助残、助学助医等慈善活动,显得非常必要。

  根据国务院颁发国发〔2014〕61号《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扶贫济困为重点开展慈善活动,落实企业和个人公益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人公益性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办 法:

  一、加强对慈善工作的宣传。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和互联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各类慈行善举和正面典型,以及慈善事业在服务困难群众、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的积极贡献,引导社会公众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要着力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要宣传国家的慈善政策,为慈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要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各类慈善活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倡导各类企业将慈善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把参与慈善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通过捐赠、支持志愿服务、设立基金会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在更广泛的领域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对有意捐赠的企业或个人,民政部门或慈善机构应做好服务,牵手专业机构行业协会,如注册会计师协会、税务师协会等,推荐或公开选聘热心公益、甚至免费服务的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辅导企业或个人规范帐务运作,做好捐赠安排,以免发生税务风险。

  三、接收捐赠的慈善机构在公开透明、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做到与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有效衔接,通过社会组织进行公益性医疗、教育、养老、残障康复等各类社会救助,面向困难群体开展符合其实际需要的慈善活动。

提案者 郑锦洪
部门答复

  郑锦洪委员:您提出的“关于鼓励社会捐赠助力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我市慈善事业发展情况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慈善事业。2010年起,我市将每年10月25日确定为“东莞慈善日”。自2006年成立市慈善会以来,我们始终秉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慈善宗旨,依托“广东扶贫济困日”和“东莞慈善日”两项大型活动,累计募集善款超过14.15亿元,广泛开展了扶老、助残、助学、救孤、济困、赈灾等慈善公益活动,共实施慈善公益项目近2000个,受益群体超过40万人。打造了“冠名专项基金”、“慈善项目结对共建”、“慈善篮球赛”、“书画慈善拍卖”等品牌项目,积极倡导慈善文化、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民生改善,努力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一)广泛宣传,推广“全民慈善”新理念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支持。为此,我们注重激发公民的慈善意识,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一是着眼于全民对慈善观念的转变。通过举办慈善论坛和公益创投研讨会等活动,深入介绍慈善事业发展情况和面临的问题,为我市慈善事业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引导各级干部、爱心企业负责人和慈善从业人士更多关注慈善发展动态,切实创造有利于慈善发展的社会环境。二是着眼于全民对慈善概念的认知。我们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结合运用网络、短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在主流媒体开设慈善主题版面,在广播和电视台开设慈善访谈专题栏目,在民政微博及时公布慈善公益活动,对慈善公益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与《东莞时报》合作推出“善行”专版和“爱心救助在行动”专题,主动寻找慈善救助对象,努力增强慈善资金使用成效。三是着眼于全民对慈善形象的认可。通过媒体广泛征集东莞慈善形象标识、东莞慈善之歌,并及时公布入选作品。邀请篮球明星易建联担任东莞慈善形象大使,并专门拍摄了宣传片,印发公益宣传海报,努力塑造慈善阳光形象。通过举办“东莞十大慈善人物”、“东莞十大慈善项目”等评选活动,进一步夯实了群众对慈善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同时,我们会同教育部门适时举办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向学生赠阅慈善读本,在大、中专课堂增设《感恩教育》专栏,组织学生参观福利中心、光荣院等,实现教育和慈善的有机结合。(二)彰显地方特色,打造“慈善惠民”项目在积极拓宽筹措和壮大慈善资金的同时,我们主动适应慈善发展新常态,适时创新慈善服务模式,实施“慈善惠民”工程。一是以冠名专项基金形式实施救助项目。我们在设立的30个冠名专项基金中,围绕助老、助残、助孤、助学、助医、赈灾等领域共投入了9125万元,开展了250多个救助项目。如中惠熙元慈善基金资助的居家养老“平安铃”项目,康华慈善基金“心希望”慈善项目,马可波罗爱心慈善基金“心的出发—马可波罗瓷砖慈善之旅”等,其实施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二是实施慈善大病救助项目。先后在慈善会设立了东莞市医疗救济基金、东莞福彩关爱基金及慈善临时救济项目,构建了面向莞籍和非莞籍人员的常态化救助机制。市医疗基金会自1996年成立以来,截至2013年底共救助患急、重、危病的困难群众26084人,发放救助金11372.27万元;2011年设立“东莞福彩关爱基金”项目以来,共救助困难群众1619人,发放救助金1796.3万元。2011年设立了慈善临时救济项目,为存在特殊困难且情况危急的群众,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启动临时救济程序实施救助,2012年市慈善会与《东莞时报》合作开设“爱心救助在行动”宣传专栏,及时实施救助。慈善临时救济项目设立以来共救助108人次,发放救助金达216万元。三是实施慈善进社区服务项目。我们结合“社区服务日”,在全市范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邻里互助互爱、敬老总动员、慈善天天做等活动,组织动员市民群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倡导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积极向上、文明祥和的生活方式,增进社区邻里关系,促进社区文明和谐。二、下一步鼓励社会捐赠助力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的措施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东莞实际,加快草拟《东莞市捐助办法》等相关文件,规范社会捐助,促进社会捐助公开透明,保障资金安全,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合作。在2015年的慈善活动中,我们将与公益性社会组织一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慈善活动,鼓励扶持社会组织的壮大发展。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慈善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东莞市民政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