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40100)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完善急救经费投入机制

  据报道,3月20日下午,我市遭遇超强龙卷、冰雹灾害。截至次日上午共造成9人死亡(6人送院前死亡,3人送院抢救无效死亡),272人受伤。其中,住院158人(其中危重11人)。院前急救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救护伤员,并提供了准确的灾情信息,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院前急救体系(简称“120”)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第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对症处理,抢救生命,减轻伤病员痛苦、减少及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尽可能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院前急救是院内急诊的前提,为院内急诊提供信息、提供保障,是院内急诊的延伸,为院内急诊赢得了时间和机会;同时它也是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110、119、120)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益性极强,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东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正颁布实施和市民群众对急救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我市举办各类国内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市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和医疗卫生保障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一、院前急救的基本现状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十分关心重视院前急救医疗工作,在市镇两级政府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医院共同努力下,我市院前急救医疗网络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规范化、正规化建设有了一定进步,队伍不断充实,装备逐步改善,工作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一是院前急救医疗网络已初具规模,工作模式已基本定形。我市于2003年7月28日急救医疗系统投入使用以来,现已发展由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和60个急救站组成,形成一个以“统一指挥、依托医院、专科出诊”为特色的院前急救医疗网络。二是急救医疗队伍逐渐壮大,人员素质有所提高。三是急救医疗条件有效改善,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目前纳入120急救网络的救护车共有96辆,后备救护车84辆,急救车63个,上述车辆、设施以及急救设备基本上均为医院投入,实现了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管理,增强了系统的快速应急能力和有效救治能力。2003年7月28日至2013年8月,120出车数达96万余次,救治人员67万余人次,目前日均派车约300次,社会急救量在国内同级城市中名列第一,社会效益显著。四、院前急救投入不足,从业人员保障低,缺少专业技能培训,医疗纠纷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院前急救医疗的公益性质认识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都没有将该项工作明确划为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范畴。依照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居民的日常院前急救;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大型社会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目前,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香港特区,政府均将该项工作列为政府职能范围,采取独立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运作模式,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由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提供,院前急救医疗系统相对独立,集中了专业队伍和急救车等资源。而医院就具体负责院内抢救和ICU工作。政府和医疗机构的职能清晰,管理运作顺畅,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衔接有序。大多数专家认为这是一个高水平崛起城市院前急救工作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市院前急救工作均由各医院工作人员承担,包括急救车司机、担架员,其学历、专业技能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流动性大,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加之人员编制不足、年龄偏大、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医院急诊医师普遍采取轮换值守制,有的缺乏重大创伤、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等院前急救专业技能的系统培训,有的缺乏现场创伤保护、各种灾难危机处理和心理应急辅导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有的因手头工作走不开、延迟出车时间,难以保证院前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无形中会增加重伤员或危重病人的死亡风险,进而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三)各急救分站基础设施明显落后,硬件装备亟待更新升级

  120指挥中心中心没有固定的急救医疗培训基地,缺乏必要的培训器材,以致未能有效组织开展急诊医学的科研和急救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工作。急救车辆、急救通讯设备与系统、急救设备和器材是院前急救的三大硬件设施,是院前急救队伍的重要支撑和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均由所在医院自行投入,导致我市急救车辆要么车型不统一,要么装备不齐。有的没有装备呼吸机、除颤仪等重要心肺复苏设备,不利于指挥调度和监督,影响现场紧急救护和送院途中有效监护转运的院前急救功能的发挥。

  (四)急救知识的健康教育普及程度低,普及面不广

  对一些特殊人群和机团组织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计划,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得不够经常,涉及范围不够广泛。如遇情况发生,常常使“第一现场目击者”束手无策,导致“猝死”或“抢救不及时”之类的事情时有发生,生命瞬间消失,有时会酿成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

  办    法:

  一、创新人事制度,提升专业水平

  一是要加强现有人员队伍培训,不断提升院前急救队伍专业化水平。现阶段要坚持相对固定轮转值守制度,保持一支相对稳定的急救人员队伍。二是要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建议对承担院前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采用“授权委托”、“绩效管理”、“评估兑现”的方法进行门槛设定、科学管理和利用经济杠杆建立依绩效进行补偿的制度。三是加强综合技能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二、完善投入机制,落实保障渠道

  将院前急救经费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项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形成稳定的财政支撑渠道,切实体现院前急救医疗的公益性质。对院前急救体系中涉及的基本建设、通讯设备和运输车辆、消耗性支出、急救人员培训支出和日常人员办公经费,要明确市、镇区级政府的投入项目和比例,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开展社会联动,促进知识普及

  整合我市急救医疗网络医院、红十字会、志愿者团体等社团组织机构资源,积极发挥联动作用,增强与社区、大众之间的互动,把急救知识普及到学校、企业和广大居民,形成社会合力。通过建立大众急救普及培训体系,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地对不同群体推广灾害预防知识和技能,提高大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提案者 农工党市委会
部门答复

  对东莞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140100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完善急救经费投入机制”提案收悉。非常感谢你对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2003年设立了东莞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建成了当时全国同级城市中最先进的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同时,依托全市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急诊科设立急救站,配备了专用救护车和通讯设备,与市120指挥中心调度系统实时联网,实现了“统一受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院前急救指挥调度模式。目前,全市32个镇(街)57所医院共设64个急救站,共有救护车176辆,其中与120指挥中心联网的救护车97辆,后备救护车79辆。2013年市120指挥中心共受理呼救电话数约62万多个次,实际派出救护车辆10万多台次,救治伤病员9万多人次。形成了以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为联系枢纽,市属医院为后盾,各镇(街)医院为主体,民营医院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全市医疗急救网络体系。

  二、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救护车急救设备配置不齐全。目前我市救护车上的急救设备均由各医院自行配置,使用率和回报率低,且价格昂贵,部分救护车上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急救仪器设备配置不齐全,或陈旧落后。二是医院急诊科建设有待加强。由于急诊科医疗风险高、工作强度大,急救专业人才队伍极不稳定。加上部分医院急诊科业务用房不足、仪器设备配置不全,急救水平和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尤其是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科建设,下一阶段我局将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在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内设立急救培训基地,充分发挥东莞市医学会急诊分会的作用,并会同红十字会、志愿者团体等组织机构,针对公安、交通、消防等特殊行业系统和广大市民开展急救知识和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普及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继续组织开展全市卫生系统急救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加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培训演练,组织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救护车急救设施设备配置。统一规范救护车设备、药品配备,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更新和优化抢救设施设备,强化院前急救工作。

  (三)加强急诊科和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通过政策性指导、扶持和倾斜等措施,积极培养和引进急救专业技术人才。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我市卫生计生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办理单位 东莞市卫生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