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50036)加快东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1. 服务业已成为东莞第一大产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东莞市积极贯彻落实《东莞市服务业「十二五」规划》精神,以推动「东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为目标,积极加快发展服务业,使其规模迅速扩大,至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已突破50%,为第一大产业;至 2013年,比重为53%,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至2014年,将继续保持第一大产业的态势,比例亦将继续增长。自2013年以来,东莞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人口城镇化率为88.57%。在东莞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产值942.68亿元,占GDP的17%。现代服务业产值1716.42亿元,占GDP的32%。

  2. 东莞市服务业存在的四大问题

  据调查,东莞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目前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一是机构不健全,规划引导不科学。存在规划统筹滞后、布局不合理、产业链不完整、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从总体上看,东莞市依然还是传统的服务业占主体,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行业投资偏少。

  二是支持服务业的政策制定不够系统、涉及部门太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投资积极性,不利于东莞市现代服务业的稳步运行。

  三是经营管理水平不达标,缺乏竞争力。目前东莞市传统服务业比重仍较大且比较分散,但服务品种比较单一;现代服务业规模也不够大、融资能力不够强,经营不规范且缺乏经验,市场竞争能力远远达不到要求,从而影响整体层次的提升。

  四是专业人才匮乏,服务业劳动力补充滞后。制约东莞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另一关键要素是人才问题,特别是缺乏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

  办 法:

  1. 加强规划研究,制定东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意见

  组织规划专家开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的课题研究。整合资源,规划建设一批集约化发展载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业功能区。2014年九月启动的「东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是东莞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未来东莞需要继续大力支持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加快品牌塑造。

  2. 创新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式,加快大型物流园区建设

  整合物流资源,引导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以综合性、专业性物流配送为节点的服务体系。以虎门港物流基地为例,它贵为国家港口物流业标准化试点,总吞吐能力达7000 万吨。不但是首批对台的直航港口,更拥有东莞首个享受国家级特殊政策的东莞保税物流中心。东莞市需要继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构筑高效运输网络。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资源共享。

  3. 打造品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科技含量

  实施服务业品牌化发展战略。重点支持服务水平高、管理规范、经营规模和业绩好的企业争创服务名牌,实现以品牌带产业,以产业创品牌的良性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加快供应链、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化升级。

  4. 以项目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强化对重大服务业项目的组织协调,做到建设一批、推进一批、规划一批。顺应国际化、现代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推进招商引资。可以仿效四川省的大企业培育专项资金,鼓励大企业通过服务外包、采购、协作等方式带动省内中小企业实现产业聚集发展,整合东莞市服务业优势资源,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壮大重点产业的整体实力。

  5. 培育优秀人才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服务业人才规划和培训计划,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列入人事劳动培训的重要内容。对现代服务业所急需的人才,利用区域人才市场平台招聘,或组织专门的招聘团组、专场招聘会,到相关的城市、大学招聘。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优化引进人才的现行政策。

提案者 陈振邦,侯庆虎,唐子恩,庄舜而
部门答复

市人力资源局答复:

  市发改局:现结合我局职能,对陈振邦等委员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加快东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提出会办意见如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促进人才作用发挥的政策措施, 2011年以来,全市先后引进四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共35人,其中,电子信息产业15人;会同松山湖管委会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合作,在美国硅谷、英国伦敦设立2个海外人才工作站,开展高品质的国际人才引进、国际技术转移等服务。两个海外人才工作站设立一年来,共推荐了50多名海外服务业人才与我市园区、企业交流对接。为搭建企业与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我市从2010年至今已经举办和承办了东莞市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广东省百名海外专家南粤行、广东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周、东莞市博士后人才交流与项目洽谈会等一系列招才引智活动,累计组织省内外重点高校130多家次,邀请高层次人才900多人次,促成我市企业意向招收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350多人,达成项目合作意向200多项,对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莞工作起到积极作用。针对提案所述问题,在引进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方面,今后我局将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东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工作。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做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引进符合东莞服务业发展所需高层次人才。二、探索引进“银色人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重点加强信息、金融、电子商务、法侓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和企业的对接服务,促进企业通过长短期聘用、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方式,灵活引进海内外退休教授、专家、学者等高层次智力为莞服务,提高东莞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三、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现行的由我局负责主抓实施的人才政策,进行深入分析评估,配合做好政策修订完善工作。四、鼓励现代服务业人员学历、技能提升。我市出台了《鼓励专业人才学历进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到国内外重点高校进行学历进修提升给予专项学习费和生活费补助。此外,我市积极鼓励现代服务业人才提升技能,通过技能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还可以享受劳动力技能晋升补贴。

 

市经信局答复:

  市发改局:陈振邦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东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第20150036号提案)提出鼓励科技创新,进一步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化升级的建议,根据我局职能,提出意见如下:东莞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实力和完善的产业链,东莞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特点和升级转型的内在需求,使制造业企业对供应链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加,东莞发展供应链服务模式的需求和潜力巨大。以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有机融合、联动发展,鼓励制造企业物流业务的分流外包,流程再造,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共同发展。一、我市供应链发展的概况一是发达的制造业奠定了基础。初步核算,2014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81.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93.54亿元,同比增长8.8%,快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支柱产业保持领先,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03.81亿元,增长10.6%。发达的制造业衍生了庞大的供应链服务需求,供应链管理发展滞后产生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完善的产业配套创造了巨大的发展优势。二是供应链管理模式已具雏形。物流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是确保供应链运作顺畅的保障,东莞物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出具成效,供应链管理模式已具雏形,如广东时捷物流有限公司自2003年起承接了东莞京滨汽车电喷装置有限公司的物流业务,并同时服务与其上下游企业,并获认定为第二批广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示范企业。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升级改造项目获2014年省级现代服务业引导发展专项资金140万元的资金扶持。二、工作建议提案关于加快供应链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化升级的建议,我市制造业企业对供应链的需求和特点相近,发展供应链管理模式具备有利的条件,但应充分考虑到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对此,我局提出如下的建议:1、推广供应链管理模式一是转变观念。加强供应链管理思想与技术在企业中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充分认识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转变企业观念来促进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二是提升水平。通过举办讲座、培训、论坛等形式向企业传达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的前沿信息和技术;三是整合需求。发挥我市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链条完整的优势,通过项目对接等形式进一步整合产业的供应链管理需求。2、构建供应链管理技术体系一是推动标准化。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其中包括信息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流程标准化等,支持供应链的动态发展模式。通过推行标准化可以把握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交往的共同语言,降低转换成本;二是加快信息化。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的程度是推进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环节,它将直接影响供应链管理的开展;三是提升技术水平。强化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3、壮大供应链管理服务主体一是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打造一批两业联动示范企业;二是支持管理咨询业发展。供应链管理是一项涉及企业内部及企业间多层面内容的复杂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支持管理咨询业发展,为核心企业整合供应链提供技术和系统支持;三是引进和培育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加强引进国内外优质供应链管理企业为我市产业提供服务,培育一批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供应链服务队伍,供应链实现专业化应用。最后,再次衷心感谢陈振邦委员的宝贵建议和意见,也希望能继续得到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市工商局答复: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  

  在今年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陈振邦、侯庆虎、唐子恩、庄舜而等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快东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提案20150036号)。我局作为会办单位,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  

  截至2015年7月底,全市累计登记市场主体672334户,其中从事服务业市场主体497393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73.98%。2015年1-7月新增市场主体66134户,其中从事服务业市场主体47593户,占全部市场主体71.96%。服务业市场主体主要集聚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商改以来,我局创新前端改革,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  

  一是首创新业态企业集群注册。去年4月1日在松山湖试点以来,集群注册登记模式充分点燃了社会创业热情,申请集群注册的企业达到624家,初步打造了电子商务虚拟产业园和大学生创业园,形成初具规模的众创平台。今年,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时,明确提出在全国推广集群注册改革。为创建小微企业发展“零边际成本”平台,助推企业来莞注册、集聚发展,我们及时总结松山湖试点经验,起草了《东莞市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将集群注册登记注册模式从电子商务拓展到其他新业态企业,探索“一址多照”登记。  

  二是首创“住所信息申报+负面清单”住所登记改革。大朗镇去年5月21日启动住所信息申报试点,截至目前新登记市场主体8804户,同比增长高达38.7%。国家工商总局张茅局长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电视电话会议上,对大朗住所申报试点经验予以大篇幅的点名表扬。我们在大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东莞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在全市推广“住所信息申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目前,《东莞市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和《东莞市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已由市政府颁布实施,我局将于8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推开住所申报制及集群注册改革,为市场主体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二、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支持服务业品牌化发展  

  近年来,我局认真履行商标管理职能,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取得了明显效果。截至2014年底,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102851件,突破10万件大关,中国驰名商标62件,广东省著名商标283件,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服务类累计有效注册商标、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分别为24839件、2件、24件;占比分别为24.2%、3.2%、8.5%。  

  服务业商标注册情况表  

  行 业注册商标数(件)占比  

  推销、广告、展览、进出口代理等101779.89%  

  保险、金融等14011.36%  

  房地产等18431.79%  

  通讯服务等5820.57%  

  物流、旅行社等9620.94%  

  材料处理加工服务等16861.64%  

  教育、娱乐活动等15391.50%  

  科研服务等25652.49%  

  餐饮、住宿服务等25252.46%  

  医疗服务等10150.99%  

  法律及社会服务等5440.53%  

  (一)主要做法:  

  1、优化商标政策环境。一直以来,我们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提交多份专题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自有品牌建设提升到全市发展战略的高度。2004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的意见》。连续七年举行了高规格的驰名著名商标表彰大会,有效提升了驰名著名商标的含金量。2010年由我局拟稿,市政府颁布实施了《关于大力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的工作意见》,要求各镇街成立商标(品牌)战略工作协调机构、设立专项工作经费等,将我市的商标(品牌)工作从部门层面上升至政府层次。为更好地提升品牌建设效能,我局积极采取措施,2012年建立了东莞市商标预警保护系统,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我市商标权的竞争和保护状态,化解潜在的法律风险和危机,确保我市的商标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协助企业开展跨境维权;组建专家团队,对企业的商标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进行诊断,提出建设性意见。2013年我局牵头成立了东莞市商标品牌发展保护促进会。建立一个由部门、行会、企业联合参与的商标维权组织,打造“凝聚品牌,共谋发展,共同维权”的平台,帮助企业开展跨区跨境维权、诉讼,降低企业维权成本。2014年牵头起草呈报市政府印发了《东莞市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资助暂行办法》,以驰名商标为试点,在全省率启动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全方位资助,鼓励企业积极通过商标质押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实现商标价值的转化。  

  2、强化商标(品牌)宣传。我们每年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拟定不同的年度宣传主题,通过发布户外广告、制作并播放电视公益广告宣传片、策划报纸专题报道、网络宣传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商标宣传;同时,我们还抓住“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有利时机,开展各种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并通过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为广大企业搭建商标工作交流互动平台。经过持之不解的努力,在社会上形成了“宣传品牌、保护品牌、争创品牌、发展品牌”的良好氛围,帮助企业牢固树立了“生产经营,商标先行”的理念。  

  3、大力培育自有品牌。我们以实现“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的转变为目标,不断拓展商标服务领域,深化商标服务层次。一是推动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每年都召开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座谈会,指导企业运用商标战略提升竞争力。二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我们积极鼓励市场主体在国内外注册商标,协助企业扩展内销渠道,并运用商标战略“走出去”。三是推动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我们每年组织全市规模的商标战略讲座,向政府部门、企业代表普及商标知识;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诊断,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根据驰名著名商标的申报条件,提前解决企业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做好驰名著名商标的推荐和申报工作,为驰名著名商标的成功认定打好基础。四是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协助大朗镇政府创建 “大朗毛织”区域国际品牌,协助虎门、常平、厚街等镇街对辖区内的公共资源进行保护性商标注册,协助大朗、道滘等镇政府收回了已被他人注册的商标,并成功培育“道滘”商标成为东莞首个被认定为著名商标的区域品牌,以商标战略促进道滘镇食品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4、切实保护商标权益。我局始终保持打击假冒侵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从2010年至今年,连续开展 “双打”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商标印制企业的监管,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商标标识印制档案,是否存在印制侵权商标标识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健全展会商标知识产权投诉点制度,按照“小展会巡查,大展会驻点”的原则,在电子、服装、家具、毛织、机械五金模具等专业展会上开辟商标知识产权投诉点,接受侵权投诉,采取现场咨询、定点服务和流动巡查的方式,实时监控展会中的商标使用情况,树立我市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  

  (二)有关建议:  

  1、引导服务业企业注册商标。鼓励、资助更多服务业市场主体进行商标注册,创造更多自有品牌;引导三资企业进行国内商标注册,借助商标品牌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鼓励企业运用商标(品牌)战略“走出去”。  

  2、培育服务业驰名著名商标。近期我们获悉市政府取消了对驰名著名商标的奖励政策,我们建议能否保留对新认定驰名著名商标的奖励扶持政策,以引导服务业企业积极培育高知名度品牌,提高服务业品牌的附加值和市场影响力。  

  3、全面落实商标(品牌)战略。商标(品牌)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领域、各行业的经济结构,因此,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进一步落实《大力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的工作意见》(东府办[2010]73号),坚持将拥有自有(商标)品牌作为政府对企业评优评先及奖励扶持的基本准入条件,引导企业重视和加强品牌建设。  

  4、加大对重点商标的保护力度。继续发挥商标预警保护系统的作用,防止我市服务业商标被他人抢注,应对商标威胁。完善法律援助机制,组建专家团队,建立商标诊断辅导机制,为我市重点企业和面临商标威胁的企业、镇街提供行政、司法方面的法律指导;成立由公安、工商、法院等有关行政、司法部门组成的商标维权机构,共同为我市重点企业开展市外、省外商标维权提供帮助,降低企业商标维权成本,鼓励企业通过行政和司法途径保护商标专用权。  

  5、提升服务业商标运用水平。充分发挥商标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价值,为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扶持商标权质押融资中介机构发展,提升企业利用商标价值运作能力。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在《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资助暂行办法》试行期满后将商标质押融资资助范围扩大到著名商标乃至普通商标,切实解决这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市发改局答复:

  陈振邦、侯庆虎、唐子恩、庄舜而委员: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你们在《关于加快东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第20150036号)中提出的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对我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提案的办理,徐建华书记亲自督办,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服务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深入了解提案办理进展情况。张科常务副市长具体领办,罗斌副秘书长亲自带队到相关镇街进行专项督查。作为牵头单位,我们会同市委督查室、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人力资源局、市工商局等部门制定了办理方案,开展了督查调研。各承办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推进重点提案的办理。现将提案所提建议答复如下: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总量不断攀升,服务业已占据了国民经济主体地位。2012年以来,我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2014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58.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比2010年增长32.1%,年平均增长7.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14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845.79亿元,比2013年增长7.6%。  

  2015年1-6月,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77.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2.25亿元,增长9.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6.85亿元,增长16.7%,批发和零售业354.03亿元,增长6.6%,住宿和餐饮业67.82亿元,增长1.5%,金融业188.04亿元,增长11.4%,房地产业255.96亿元,增长19.9%。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规划和政策导向。  

  一是加强规划的导向作用。在对各有关部门推动服务业发展、各镇街服务业情况、各镇街企业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抓紧开展《东莞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初稿。在专项规划方面,各服务业主管部门编制了《东莞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东莞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规划也重点研究了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将引导我市服务业在“十三五”期间加快发展。  

  二是出台完善服务业发展有关政策,推动服务业发展。出台《东莞市电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进一步加快电商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金融创新发展促进新型经济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鼓励服务业发展和专项资金支持的政策,推动金融、电商、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推动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  

  一是商贸发展规模和集聚效应不断扩大。在消费力较强的东城区和南城区,万达广场、第一国际、国贸中心和环球经贸大厦等定位高端消费群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聚集,商圈辐射范围及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市专业批发市场覆盖20多个行业,与我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体系相对应,形成了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农副产品、家具、五金机械模具、塑胶原料等六大批发市场集群。  

  二是区域支柱和特色行业电子商务初具规模。依托区域支柱和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比如,虎门镇大力发展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厚街镇发展家具及鞋业行业电子商务,樟木头大力推动塑料制品电子商务,大朗镇以电子商务引导毛织产业链条整体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是引导重点园区发展服务外包,加大园区载体培育力度。以莞城科技园、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两个核心园区为重点,构建我市服务外包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和中外领军企业集聚区。指导莞城科技园制定了园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资金管理办法,鼓励松山湖高新区充分发挥其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机器人、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集聚优势,通过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在2014年8月建成松山湖粤港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基础上,成功引进了软通动力、香港志鸿科技、深圳联合金融、深圳创意谷、生命人寿、阳光保险、名气通数据公司等一批优质服务外包企业,逐步形成了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  

  四是加快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目前我市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作为我市科技服务业产业基地,已列入国家科技部首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先后建设了华南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创新研究院、中山大学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已认定科技服务机构26家。目前正全力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的集聚区——松山湖大学创新城。  

  (三)加快推动我市物流业发展。  

  一是推进“全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建设。2014年,我市成功获评全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择优确定国药、顺丰、嘉荣等7个试点项目,拉动社会投资合计2.45亿元,成功引进了联想增益供应链、江南农批冷链物流等一批重点供应链项目。  

  二是推动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经过近几年的推动和发展,我市现有保税物流仓储企业28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2个,服务于我市近2000家加贸企业,今年上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虎门港综保区的申报工作,争取年内获得批复,为发展我市的港口经济添加推动力。  

  三是推动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加强对物流业重大项目的储备,积极争取将我市的重大物流项目纳入省物流业重大项目储备库和国家现代物流重大工程项目储备库。   

  (四)大力提升服务业水平。  

  一是大力培育自有品牌。推动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每年都召开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座谈会,指导企业运用商标战略提升竞争力。推动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每年组织全市规模的商标战略讲座,向企业代表普及商标知识;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诊断,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根据驰名著名商标的申报条件,提前解决企业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做好驰名著名商标的推荐和申报工作,为驰名著名商标的成功认定打好基础。  

  二是提升服务业科技含量。鼓励科技创新,通过出台《东莞市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和科技创新券政策,从科技服务机构开展各类科技活动、为企业升级转型提供各种专业和特色科技服务和对优秀科技服务机构进行奖励等三个方面给予支持。加快供应链、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升级。如:为电商企业和传统企业搭建桥梁,驱动传统业务和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一方面通过沙龙、培训、宣讲等方式向园区传统企业宣传和普及电子商务业务知识,一方面通过平台使用费用补贴等政策引导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目前园区规模以上的企业基本上都开通了官网,部分企业通过自建网络商城和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平台拓展业务、销售产品,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  

  (五)重点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一是集中力量实施“揽月工程”,瞄准我市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招引关键项目,争取世界500强等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我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新开工重大项目落地。  

  二是继续为总部形态培育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鼓励其进一步增加投资规模和提高生产力,挖掘更多潜在项目,争取企业总部在东莞投放更多资源。推动更多现有重点企业增资扩产,集聚总部要素。  

  三是进一步加强职能部门协调联动,落实用地保障、财税支持、能源倾斜、挂点服务等扶持措施,鼓励支持外商投资大型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培育一批超百亿、超50 亿的大企业、大集团。根据企业自行对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情况的预测,明年我市超百亿外商投资大型骨干企业将有4家。  

  四是主攻欧美科技项目,着力推进协同创新驱动。立足国际、国内资本投资新趋势,布局欧美先进技术,建立健全“引资、引技、引智”三位一体招商工作机制,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布局先进技术引进,在美国硅谷成立东莞驻美国经贸代表处,推动美国高科技、高成长性的优质项目与国内外风投资金、东莞民间资本和制造企业的融合发展。布局低碳产业发展,成功推动中英低碳产业园落户清溪镇。布局创投要素聚集。被授牌全国创业投资示范基地的中以产业园,一期基建工程正在加紧推进中,园区着力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创投资金,首期创投资金规模达到2.6-3.5亿元。  

  (六)培育优秀人才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一是在人才引进方面,我市从2011年起设立每年10亿元的“人才东莞”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来莞创新创业,对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奖励”资助引进。我市设在美国、英国的海外人才工作站也推荐了50多名服务业领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与我市园区、企业交流对接。  

  二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市出台了《鼓励专业人才学历进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到国内外重点高校进行学历进修提升给予专项学习费和生活费补助。  

  三是在政策支持方面,2013年,我市出台了《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暂行办法》以及相关配套细则,在人才创业奖励、居留落户、住房优惠、医疗社保、子女入学等13方面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符合条件的人才可积极申请认定评定特色人才,最高可享受50万元至200万元的购房补贴。为保证现代服务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我市从去年起实施《东莞市人才入户管理办法》,大大降低人才入户门槛,符合10类准入条件的人才可直接入户,有利于促进各类现代服务业人才扎根发展。  

  四是在人才培训基地方面,松山湖建立了东莞理工学院电商人才实训基地、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商培训学院等电商人才培训机构,引入新航线跨境电商人才培训中心等专业人才服务机构。同时,鼓励园区高校及科研平台加强电商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园区高校与境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共建电商学科和专业、开展电商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提升电商教育水平,对培养电商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对电商建设的专业服务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组织实施东莞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将通过重点项目、重点举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好东莞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把更多的政府资源用于公共服务,引导社会资源投入服务业,推动我市服务业发展上新台阶。  

  (二)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强全市统筹规划,推动建设文化创意、科研、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鼓励集聚区内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间协作水平。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集聚化发展载体,支持先进制造业总部基地建设,建设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三)提升现代物流服务水平。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引导建设供应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支持建设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引进国内外优质供应链管理企业为我市产业提供服务,培育一批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供应链服务队伍,供应链实现专业化应用。  

  (四)做好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一是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探索柔性引才机制,把现代服务业人才纳入重点引进对象,着力引进现代服务业急需紧缺的国内外专家,包括离退休“银色人才”、“星期六工程师”。二是实施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力争用五年时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0万人。其中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和“一镇一品”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电商创业人才5万人;通过实施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包括现代服务业人才在内的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高技能人才5000名。  

  以上是对市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150036号重点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高度关注。陈振邦委员再次向我们提出的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等建议,我们将会同职能部门加强研究,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  

  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关心、关注和支持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我们将继续攻坚克难,大胆探索,积极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办理单位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工作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力资源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